大唐(六)
2015-08-05

〖历史大讲堂〗

大唐开国兴治世,

独领风骚二百年 。

四海称臣容乃大,

几多诗书千古传 。


〖唐宪宗〗

    李纯,初名李淳,唐德宗李适之孙、唐顺宗李诵宗子,唐代第十二位皇帝(805年―820年在位) 。李纯在位时,勤勉政事,力图中兴,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结果,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 。


〖杜黄裳〗

    字遵素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朝宰相 。杜黄裳身世于京兆杜氏,进士及第,早年曾入郭子仪幕府,担任朔方从事 。唐宪宗继位后,杜黄裳极力主战,主张削弱藩镇 。


〖李绛〗

    字深之,唐代赞皇(今河北赞皇)人 。李绛一生时值中唐,潜心匡时济世,屡屡上疏,常以唐玄宗先治后乱的历史经验为借鉴,用治生于忧危,乱生于放肆的原理劝谏宪宗,劝其选贤举能,任贤政治,并提出贤则当任,任则当久的主张 。


〖高崇文〗

    字崇文,幽州(今北京一带)人,祖籍渤海蓚县(今河北景县),先世乃山东名门渤海高氏 。唐代名将 。


〖李吉甫〗

    字弘宪,唐代政治家、地理学家,赵郡赞皇(今河北赞皇)人 。元和年间,李吉甫两次被拜为宰相,期间一度出掌淮南藩镇,爵封赵国公 。他筹谋讨平西川、镇海,削弱藩镇势力,还裁汰冗官、牢固边防,辅佐宪宗开创元和中兴 。


〖裴度〗

    字中立,汉族,河东闻喜(今山西闻喜东北)人 。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、文学家 。裴度坚持与权奸、宦官、藩镇盘据势力斗争,坚持治理国家要任用贤才,史称其“收支中外,以身系国之安危、时之轻重者二十年”,被时人比作郭子仪 。


〖白居易〗

    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,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 。


〖元和中兴〗

    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,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,视为中兴之局 。由于唐宪宗在位是用元和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,因而得名 。


〖削藩之战〗

    公元805年(唐元和元年)到公元820年(元和十五年),唐宪宗李纯为削平盘据势力,对非法藩镇进行一系列讨伐的作战,结束了自代宗广德以来,六十年时间,藩镇跋扈,河南、北三十余州,藩镇自己任命仕宦,不供钱粮的情况 。


〖元和郡县图志〗

    公元813年2月,宰相李吉甫撰成奏上 。该书原有图、志四十卷,另有目录二卷,共四十二卷 。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理总志,它的体例和内容,为宋以后的等地理志书开创了先例 。


〖武侯祠堂碑〗

    武侯祠堂碑,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内 。碑高3.67米、宽0.95米、厚0.25米 。碑文楷书,竖行,24行,全文1094字 。由唐代中期著名宰相裴度撰文,著名书法家柳公绰(柳公权之兄)手书,名匠鲁建刻字,因文章、书法、镌刻都极精湛,世称三绝碑 。


    祝好朋友千祥云集家声远,百福年增世业长!



大唐(六)

〖历史大讲堂〗

大唐开国兴治世,

独领风骚二百年 。

四海称臣容乃大,

几多诗书千古传 。


〖唐宪宗〗

    李纯,初名李淳,唐德宗李适之孙、唐顺宗李诵宗子,唐代第十二位皇帝(805年―820年在位) 。李纯在位时,勤勉政事,力图中兴,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结果,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 。


〖杜黄裳〗

    字遵素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朝宰相 。杜黄裳身世于京兆杜氏,进士及第,早年曾入郭子仪幕府,担任朔方从事 。唐宪宗继位后,杜黄裳极力主战,主张削弱藩镇 。


〖李绛〗

    字深之,唐代赞皇(今河北赞皇)人 。李绛一生时值中唐,潜心匡时济世,屡屡上疏,常以唐玄宗先治后乱的历史经验为借鉴,用治生于忧危,乱生于放肆的原理劝谏宪宗,劝其选贤举能,任贤政治,并提出贤则当任,任则当久的主张 。


〖高崇文〗

    字崇文,幽州(今北京一带)人,祖籍渤海蓚县(今河北景县),先世乃山东名门渤海高氏 。唐代名将 。


〖李吉甫〗

    字弘宪,唐代政治家、地理学家,赵郡赞皇(今河北赞皇)人 。元和年间,李吉甫两次被拜为宰相,期间一度出掌淮南藩镇,爵封赵国公 。他筹谋讨平西川、镇海,削弱藩镇势力,还裁汰冗官、牢固边防,辅佐宪宗开创元和中兴 。


〖裴度〗

    字中立,汉族,河东闻喜(今山西闻喜东北)人 。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、文学家 。裴度坚持与权奸、宦官、藩镇盘据势力斗争,坚持治理国家要任用贤才,史称其“收支中外,以身系国之安危、时之轻重者二十年”,被时人比作郭子仪 。


〖白居易〗

    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,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 。


〖元和中兴〗

    唐宪宗在位时因治国有方,国家政治一度回到正轨的时代,视为中兴之局 。由于唐宪宗在位是用元和为其在位期间之年号,因而得名 。


〖削藩之战〗

    公元805年(唐元和元年)到公元820年(元和十五年),唐宪宗李纯为削平盘据势力,对非法藩镇进行一系列讨伐的作战,结束了自代宗广德以来,六十年时间,藩镇跋扈,河南、北三十余州,藩镇自己任命仕宦,不供钱粮的情况 。


〖元和郡县图志〗

    公元813年2月,宰相李吉甫撰成奏上 。该书原有图、志四十卷,另有目录二卷,共四十二卷 。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理总志,它的体例和内容,为宋以后的等地理志书开创了先例 。


〖武侯祠堂碑〗

    武侯祠堂碑,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内 。碑高3.67米、宽0.95米、厚0.25米 。碑文楷书,竖行,24行,全文1094字 。由唐代中期著名宰相裴度撰文,著名书法家柳公绰(柳公权之兄)手书,名匠鲁建刻字,因文章、书法、镌刻都极精湛,世称三绝碑 。


    祝好朋友千祥云集家声远,百福年增世业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