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时节雨纷纷
2018-03-30

清明时节雨纷纷


清明时节雨纷纷 ,气候温暖、桃花初绽、杨柳泛青 ,正是祭祖扫墓和踏青赏花的日子 。除此之外 ,清明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 。清明时节在饮食调养方面须定时定量 ,不暴饮暴食 ,也须减少甜食 ,限制热量摄入 ,多食瓜果蔬菜 。典型的养生食谱如下:

养生食谱

1.猪肝枸杞鸡蛋汤   

质料:猪肝100克 ,枸杞子15-20克 ,鸡蛋1只 ,盐等调味品适量 。   

做法:先将猪肝洗净 ,切成薄片 ,加入适量淀粉 ,加少许盐等调味品腌一下 ,将枸杞子洗净备用 。锅中加水煮开后 ,放入枸杞子和腌好的猪肝 ,大火煮开后即可食用 。  

功效:养肝明目 ,补益气血 ,滋肾养阴 。

2.萝卜粥  

质料:新鲜萝卜250克 ,粳米100克 。 

做法:将萝卜切碎粒 ,备用 。锅内加适量水 ,用武火烧开 ,下入萝卜粒、粳米 ,同煮成粥即可食用 。 

功效:止咳化痰 ,顺气消食 ,除燥生津 ,清热解毒 ,通利大便 。

3.家常公鸡 

质料:嫩公鸡250克 ,芹菜75克 ,冬笋10克 ,辣椒20克 ,瘦肉汤30克 ,姜、豆瓣酱、白糖、酱油、醋、食盐、淀粉、味精、植物油各适量 。 

做法:鸡肉切成小块 ,用热水焯后捞出备用;芹菜切成段 ,冬笋切细条 ,辣椒剁碎 ,姜切成末 。淀粉兑成湿粉 ,取一半和酱油、料酒、醋、盐放入同一碗内拌匀 ,另一半湿淀粉和白糖、味精、高汤调和成粉芡备用 。植物油入锅加热 ,先煸鸡块至鸡肉变白 ,水分将干时放进冬笋、豆瓣酱、姜等用大火急炒至九成熟 ,加入切好的芹菜略炒 ,倒入调好的粉芡 ,至熟起锅即成 。

功效:温中补虚、降压安神 ,适用于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营养不良、术后恢复期患者食用 。


清明节气做好3项保健事情

1.多变天气 ,平肝保暖不放松 

最近一段时间 ,时而风 ,时而雨 ,临近清明节 ,天气似乎也变得多愁善感 。风多、雨多是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特征 ,但人们扫墓踏青 ,户外活动增多 ,如果不加留心就容易受到风邪的侵犯 。无论是扫墓还是踏青 ,都应做好保暖事情 ,最好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 ,防止外邪的入侵” 。孕妇、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扫墓时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 。

2.外出踏青 ,着重护肤和胃 

现在进入了植物性日光皮炎易发季节 ,绝大多数野菜含有光敏性物质 ,容易引发皮炎 。光敏性强的野菜有马齿苋、芥菜、灰菜、马兰头和红花草等 。如自己就有光敏性疾病 ,或曾被晒伤 ,以及有红斑狼疮的患者 ,外出踏青时最好不要过多食入野菜 。从清明节开始 ,虫类的活动开始活跃 ,到野外应制止深入草丛 ,最好穿着长袖衣裤及长靴 ,束紧袖领及裤脚口 ,制止皮肤袒露 。春季也是花粉过敏症高发期 ,有过敏体质的人到野外扫墓应戴好口罩、墨镜 ,应选择花草树木上风方行走 ,须要时还应带上防过敏的药物 。 

3.扫墓凭吊 ,注意心理保健 

清明节 ,伤心、抑郁的情绪 ,不宜连续得过久 。有心脑血管疾病、血压偏高的人 ,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 ,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 ,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 。五和养生堂提醒 ,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 ,心情应保持舒畅 ,通过踏青、散步等活动 ,可调治心情 ,让身心到达愉悦的目的 。


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

清明养生吃什么?清明有“天清地明”的意思 ,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 ,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 ,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 。我们说 ,人应四时 ,春季万物生长 ,机体也是如此 。那么在清明节气吃什么养生呢?


养生食谱

1.口蘑白菜

质料:白菜250克 ,干口蘑3克 ,酱油、白糖、精盐、味精、植物油适量 。

做法: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 ,口蘑温水泡发 。油入锅内烧热后 ,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 ,再将口蘑、酱油、糖、盐、入锅 ,炒熟后 ,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。

功效:清热除烦 ,益胃气、降血脂 。适宜于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牙龈出血者 。

2.韭菜滚狗肚鱼汤

质料:韭菜100克、粉丝50克、狗肚鱼600克、生姜3片 。

做法:韭菜洗净 ,切段;粉丝清水浸软 ,切段 。狗肚鱼洗净 ,洒少许食盐拌腌10分钟 。烧热油镬 ,爆香姜片 ,加入清水1250毫升(约5碗水量) ,放下鱼 ,大火煲5分钟 ,改慢火煲10分钟 ,下粉丝片刻 ,再下韭菜 ,煲沸 ,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。撒入少许胡椒粉 ,亦汤亦餸 。

功效:温中行气、健胃助肝 。

3.清炒螺蛳

质料:螺蛳500克、葱、姜、糖、盐、酱油、油、胡椒粉各少许 。

做法:螺蛳放清水里 ,滴几滴香油养一天 ,让螺蛳吐尽泥沙;第二天 ,将螺蛳尾壳剪掉 ,再养2小时左右 ,洗净沥干备用 。锅烧热 ,加油 ,下葱、姜爆香 ,再下螺蛳翻炒1分钟后 ,加料酒、酱油、糖 ,最后加一小碗热水 ,盖锅盖烧2、3分钟出锅 ,洒胡椒粉、葱花即可食用 。

功效:清明时节 ,才是吃螺蛳的最佳时令 ,这时候的螺蛳口感最为丰满 ,肥美 ,所以 ,一向就有“清明螺 ,抵只鹅”的讲法 。螺蛳性寒凉 ,有清热、利水和明目的功效 。


清明的习俗

1.扫墓 

清明扫墓 ,谓之对祖先的“思时之敬” 。其习俗由来已久 。其实 ,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 ,但纷歧定是在清明之际 ,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 。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。

2.荡秋千 

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。秋千 ,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。它的历史很古老 ,最早叫千秋 ,后为了避忌讳 ,改为秋千 。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 ,再栓上彩带做成 。后来逐步生长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。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。

3.蹴鞠 

鞠是一种皮球 ,球皮用皮革做成 ,球内用毛塞紧 。蹴鞠 ,就是用足去踢球 。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。相传是黄帝发现的 ,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。

4.踏青 

清明时节 ,春回大地 ,自然界随处泛起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。我国民间恒久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。传说 ,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 。据《旧唐书》记载:“大历二年二月壬午 ,幸昆明池踏青 。”可见 ,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。

5.放鹞子 

放鹞子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。每逢清明时节 ,人们不仅白昼放 ,夜间也放 。夜里在鹞子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 ,象闪烁的明星 ,被称为“神灯” 。过去 ,有的人把鹞子放上蓝天后 ,便剪断牵线 ,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,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,给自己带来好运 。


愿好朋友秀色青山争入户 ,祥光瑞日正临门!


清明时节雨纷纷

清明时节雨纷纷


清明时节雨纷纷 ,气候温暖、桃花初绽、杨柳泛青 ,正是祭祖扫墓和踏青赏花的日子 。除此之外 ,清明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 。清明时节在饮食调养方面须定时定量 ,不暴饮暴食 ,也须减少甜食 ,限制热量摄入 ,多食瓜果蔬菜 。典型的养生食谱如下:

养生食谱

1.猪肝枸杞鸡蛋汤   

质料:猪肝100克 ,枸杞子15-20克 ,鸡蛋1只 ,盐等调味品适量 。   

做法:先将猪肝洗净 ,切成薄片 ,加入适量淀粉 ,加少许盐等调味品腌一下 ,将枸杞子洗净备用 。锅中加水煮开后 ,放入枸杞子和腌好的猪肝 ,大火煮开后即可食用 。  

功效:养肝明目 ,补益气血 ,滋肾养阴 。

2.萝卜粥  

质料:新鲜萝卜250克 ,粳米100克 。 

做法:将萝卜切碎粒 ,备用 。锅内加适量水 ,用武火烧开 ,下入萝卜粒、粳米 ,同煮成粥即可食用 。 

功效:止咳化痰 ,顺气消食 ,除燥生津 ,清热解毒 ,通利大便 。

3.家常公鸡 

质料:嫩公鸡250克 ,芹菜75克 ,冬笋10克 ,辣椒20克 ,瘦肉汤30克 ,姜、豆瓣酱、白糖、酱油、醋、食盐、淀粉、味精、植物油各适量 。 

做法:鸡肉切成小块 ,用热水焯后捞出备用;芹菜切成段 ,冬笋切细条 ,辣椒剁碎 ,姜切成末 。淀粉兑成湿粉 ,取一半和酱油、料酒、醋、盐放入同一碗内拌匀 ,另一半湿淀粉和白糖、味精、高汤调和成粉芡备用 。植物油入锅加热 ,先煸鸡块至鸡肉变白 ,水分将干时放进冬笋、豆瓣酱、姜等用大火急炒至九成熟 ,加入切好的芹菜略炒 ,倒入调好的粉芡 ,至熟起锅即成 。

功效:温中补虚、降压安神 ,适用于高血压、冠心病、营养不良、术后恢复期患者食用 。


清明节气做好3项保健事情

1.多变天气 ,平肝保暖不放松 

最近一段时间 ,时而风 ,时而雨 ,临近清明节 ,天气似乎也变得多愁善感 。风多、雨多是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特征 ,但人们扫墓踏青 ,户外活动增多 ,如果不加留心就容易受到风邪的侵犯 。无论是扫墓还是踏青 ,都应做好保暖事情 ,最好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 ,防止外邪的入侵” 。孕妇、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扫墓时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 。

2.外出踏青 ,着重护肤和胃 

现在进入了植物性日光皮炎易发季节 ,绝大多数野菜含有光敏性物质 ,容易引发皮炎 。光敏性强的野菜有马齿苋、芥菜、灰菜、马兰头和红花草等 。如自己就有光敏性疾病 ,或曾被晒伤 ,以及有红斑狼疮的患者 ,外出踏青时最好不要过多食入野菜 。从清明节开始 ,虫类的活动开始活跃 ,到野外应制止深入草丛 ,最好穿着长袖衣裤及长靴 ,束紧袖领及裤脚口 ,制止皮肤袒露 。春季也是花粉过敏症高发期 ,有过敏体质的人到野外扫墓应戴好口罩、墨镜 ,应选择花草树木上风方行走 ,须要时还应带上防过敏的药物 。 

3.扫墓凭吊 ,注意心理保健 

清明节 ,伤心、抑郁的情绪 ,不宜连续得过久 。有心脑血管疾病、血压偏高的人 ,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 ,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 ,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 。五和养生堂提醒 ,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 ,心情应保持舒畅 ,通过踏青、散步等活动 ,可调治心情 ,让身心到达愉悦的目的 。


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

清明养生吃什么?清明有“天清地明”的意思 ,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 ,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 ,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 。我们说 ,人应四时 ,春季万物生长 ,机体也是如此 。那么在清明节气吃什么养生呢?


养生食谱

1.口蘑白菜

质料:白菜250克 ,干口蘑3克 ,酱油、白糖、精盐、味精、植物油适量 。

做法: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 ,口蘑温水泡发 。油入锅内烧热后 ,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 ,再将口蘑、酱油、糖、盐、入锅 ,炒熟后 ,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。

功效:清热除烦 ,益胃气、降血脂 。适宜于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牙龈出血者 。

2.韭菜滚狗肚鱼汤

质料:韭菜100克、粉丝50克、狗肚鱼600克、生姜3片 。

做法:韭菜洗净 ,切段;粉丝清水浸软 ,切段 。狗肚鱼洗净 ,洒少许食盐拌腌10分钟 。烧热油镬 ,爆香姜片 ,加入清水1250毫升(约5碗水量) ,放下鱼 ,大火煲5分钟 ,改慢火煲10分钟 ,下粉丝片刻 ,再下韭菜 ,煲沸 ,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。撒入少许胡椒粉 ,亦汤亦餸 。

功效:温中行气、健胃助肝 。

3.清炒螺蛳

质料:螺蛳500克、葱、姜、糖、盐、酱油、油、胡椒粉各少许 。

做法:螺蛳放清水里 ,滴几滴香油养一天 ,让螺蛳吐尽泥沙;第二天 ,将螺蛳尾壳剪掉 ,再养2小时左右 ,洗净沥干备用 。锅烧热 ,加油 ,下葱、姜爆香 ,再下螺蛳翻炒1分钟后 ,加料酒、酱油、糖 ,最后加一小碗热水 ,盖锅盖烧2、3分钟出锅 ,洒胡椒粉、葱花即可食用 。

功效:清明时节 ,才是吃螺蛳的最佳时令 ,这时候的螺蛳口感最为丰满 ,肥美 ,所以 ,一向就有“清明螺 ,抵只鹅”的讲法 。螺蛳性寒凉 ,有清热、利水和明目的功效 。


清明的习俗

1.扫墓 

清明扫墓 ,谓之对祖先的“思时之敬” 。其习俗由来已久 。其实 ,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 ,但纷歧定是在清明之际 ,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 。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。

2.荡秋千 

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 。秋千 ,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 。它的历史很古老 ,最早叫千秋 ,后为了避忌讳 ,改为秋千 。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 ,再栓上彩带做成 。后来逐步生长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。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。

3.蹴鞠 

鞠是一种皮球 ,球皮用皮革做成 ,球内用毛塞紧 。蹴鞠 ,就是用足去踢球 。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。相传是黄帝发现的 ,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。

4.踏青 

清明时节 ,春回大地 ,自然界随处泛起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。我国民间恒久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。传说 ,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 。据《旧唐书》记载:“大历二年二月壬午 ,幸昆明池踏青 。”可见 ,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。

5.放鹞子 

放鹞子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。每逢清明时节 ,人们不仅白昼放 ,夜间也放 。夜里在鹞子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 ,象闪烁的明星 ,被称为“神灯” 。过去 ,有的人把鹞子放上蓝天后 ,便剪断牵线 ,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,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 ,给自己带来好运 。


愿好朋友秀色青山争入户 ,祥光瑞日正临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