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善医疗服务 连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
2023-11-02

在国务院新闻办1日举行的“权威部门话开局”系列主题新闻宣布会上 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卖力人围绕“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生长护佑人民健康”主题介绍了有关情况 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

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体现 ,国家卫健委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结构和扩容下沉 ,连续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。国家卫健委设置了13个差异类此外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此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,开展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,在81个都市开展紧密型都市医疗集团建设事情 ,在827个县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。今年还要把县域医共体建设事情推向更多的省份和县区 ,笼罩面会进一步扩大。

今年以来 ,国家卫健委制定宣布了2023—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10项具体举措 ,其中包罗预约号源等措施 ,要求二、三级医院的专家号源要向基层开放、向基层下沉。目前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正在推进实施。

“截至2022年底 ,县办中医医疗机构笼罩率达87.78% ,全国已有中医馆40674个 ,99.5%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99.4%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。”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、国家中医药局局长余艳红介绍 ,我国已建立起笼罩省、市、县、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,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对中医药的服务需求。

雷海潮体现 ,“十四五”期间 ,国家、省、市县分别支持建设不少于750个、5000个和1万个临床重点专科;全国至少1000家县级医院到达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;重点推进1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到达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 ,形成城带乡、县乡一体和乡村一体生长格式。


全程式改善黎民医疗服务就医感受

近年来 ,国家卫健委连续实施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。同时 ,鼎力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 ,连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。雷海潮介绍 ,特别是今年以来 ,国家卫健委启动实施为期三年的“改善就医感受、提升患者体验”主题活动 ,笼罩各级医院和广大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,全链条、全笼罩、全程式改善黎民的医疗服务就医感受。

数据显示 ,全国有凌驾5500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实现了“一站式”综合服务方式 ,其中多学科诊疗服务方式推广到2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。三级医院的预约诊疗比例已提至49.2% ,以前黎民就诊没有预约习惯 ,如今有了很大提升。很多医院还压缩了门诊取号、缴费、打印陈诉等环节的时间 ,勉励弹性部署门诊 ,提高效率 ,节省了黎民就诊时间。

雷海潮说 ,要连续加大“一老一幼”健康服务供应 ,推动优化生育政策支持体系 ,支持普惠托育建设工程。强化65岁以上老年人 ,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日常健康管理和服务 ,推动国家区域老年医学中心和老年医院建设 ,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要到达60%以上。深入实施母婴宁静行动和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 ,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到达98%以上。

数据显示 ,今年1—9月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51.1亿 ,出院人次达2.2亿 ,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达80.2%。


坚决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

新发突发熏染病的早发现、早陈诉、早处置至关重要。对此 ,国家卫健委副主任、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指出 ,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是熏染病防控的要害 ,我国正连续推进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,推进熏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 ,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疾控信息系统数据自动交换 ,变“被动监测”为“主动监测”。

王贺胜介绍 ,要建立完善发烧门诊、哨点医院、病毒变异、都市污水等监测系统 ,探索开展急性呼吸道熏染疾病多病原的监测试点 ,开端形成兼顾常态和应急、入境和本土、都市和农村、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多渠道监测体系。

“加快建设国家级熏染病应急队伍 ,目前已组建了20支国家突发急性熏染病防控队。今年中央财政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,支持新建5支国家防控队 ,在全国所有市县建设基层熏染病应急小分队。”王贺胜体现 ,将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、医防协同、多渠道互通 ,完善监测机制 ,以国家级和省统筹区域熏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平台为支撑 ,形成多点触发、反映快速、权威高效的熏染病监测预警体系。

停止重大熏染病、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是护佑人民健康的重中之重。王贺胜介绍 ,目前我国艾滋病经输血和血制品流传实现基本阻断 ,抗病毒治疗笼罩比例达90%以上 ,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;全国结核病发病率稳步下降 ,病毒性肝炎新发熏染者数量大幅减少;部门重点寄生虫病实现控制与消除的目标。


(文章来源:光明日报)

改善医疗服务 连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

在国务院新闻办1日举行的“权威部门话开局”系列主题新闻宣布会上 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卖力人围绕“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生长护佑人民健康”主题介绍了有关情况 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

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体现 ,国家卫健委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结构和扩容下沉 ,连续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。国家卫健委设置了13个差异类此外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此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,开展了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,在81个都市开展紧密型都市医疗集团建设事情 ,在827个县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。今年还要把县域医共体建设事情推向更多的省份和县区 ,笼罩面会进一步扩大。

今年以来 ,国家卫健委制定宣布了2023—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10项具体举措 ,其中包罗预约号源等措施 ,要求二、三级医院的专家号源要向基层开放、向基层下沉。目前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正在推进实施。

“截至2022年底 ,县办中医医疗机构笼罩率达87.78% ,全国已有中医馆40674个 ,99.5%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99.4%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。”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、国家中医药局局长余艳红介绍 ,我国已建立起笼罩省、市、县、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,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对中医药的服务需求。

雷海潮体现 ,“十四五”期间 ,国家、省、市县分别支持建设不少于750个、5000个和1万个临床重点专科;全国至少1000家县级医院到达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;重点推进1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到达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 ,形成城带乡、县乡一体和乡村一体生长格式。


全程式改善黎民医疗服务就医感受

近年来 ,国家卫健委连续实施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。同时 ,鼎力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 ,连续推进健康中国建设。雷海潮介绍 ,特别是今年以来 ,国家卫健委启动实施为期三年的“改善就医感受、提升患者体验”主题活动 ,笼罩各级医院和广大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,全链条、全笼罩、全程式改善黎民的医疗服务就医感受。

数据显示 ,全国有凌驾5500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实现了“一站式”综合服务方式 ,其中多学科诊疗服务方式推广到2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。三级医院的预约诊疗比例已提至49.2% ,以前黎民就诊没有预约习惯 ,如今有了很大提升。很多医院还压缩了门诊取号、缴费、打印陈诉等环节的时间 ,勉励弹性部署门诊 ,提高效率 ,节省了黎民就诊时间。

雷海潮说 ,要连续加大“一老一幼”健康服务供应 ,推动优化生育政策支持体系 ,支持普惠托育建设工程。强化65岁以上老年人 ,尤其是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日常健康管理和服务 ,推动国家区域老年医学中心和老年医院建设 ,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要到达60%以上。深入实施母婴宁静行动和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 ,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到达98%以上。

数据显示 ,今年1—9月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51.1亿 ,出院人次达2.2亿 ,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达80.2%。


坚决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

新发突发熏染病的早发现、早陈诉、早处置至关重要。对此 ,国家卫健委副主任、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指出 ,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是熏染病防控的要害 ,我国正连续推进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,推进熏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 ,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疾控信息系统数据自动交换 ,变“被动监测”为“主动监测”。

王贺胜介绍 ,要建立完善发烧门诊、哨点医院、病毒变异、都市污水等监测系统 ,探索开展急性呼吸道熏染疾病多病原的监测试点 ,开端形成兼顾常态和应急、入境和本土、都市和农村、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多渠道监测体系。

“加快建设国家级熏染病应急队伍 ,目前已组建了20支国家突发急性熏染病防控队。今年中央财政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,支持新建5支国家防控队 ,在全国所有市县建设基层熏染病应急小分队。”王贺胜体现 ,将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、医防协同、多渠道互通 ,完善监测机制 ,以国家级和省统筹区域熏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平台为支撑 ,形成多点触发、反映快速、权威高效的熏染病监测预警体系。

停止重大熏染病、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是护佑人民健康的重中之重。王贺胜介绍 ,目前我国艾滋病经输血和血制品流传实现基本阻断 ,抗病毒治疗笼罩比例达90%以上 ,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;全国结核病发病率稳步下降 ,病毒性肝炎新发熏染者数量大幅减少;部门重点寄生虫病实现控制与消除的目标。


(文章来源:光明日报)